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连燕堂 意境 艺栈
  lyt.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73413
最新博文:
赋許累百篇 吟讽时在口(三)      赋诗累百篇 吟讽时在口(二)      赋诗累百篇 吟讽时在口(一)      梁启超对于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二)      梁启超对于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老实话     
我的动态    
老实话
发布时间:2010-06-03

                                      老 实 话

    说句老实话,鄙人只是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不仅未遇名师指点,而且未经正规训练,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机会,所以常引为平生憾事。但是我也有我的学习之道,主要有三点:

    一是暇辄读帖。在书店里或展会上遇到自己喜欢又不太贵的字帖,就买回来,放在床头案边,有时间就拿过来翻翻,不仅学书法,而且品文章,先要把句读点断,把文意弄通,这样,再读的时候,就会觉得顺风顺水,畅行无阻,心旷神怡,乐在其中,反过来,书法的风姿神韵也就容易潜印于脑中了。有时间的话,再下些临摹功夫,自然就会事半功倍了。

    二是留心观摩。平日,随时随地,见到大街上的牌匾,公园里的楹联,会场、饭店的厅堂里,人家居室中悬挂的字画,刊物上发表的书法作品等,都要认真地看上一眼,觉得好的就学一学。也不必(也不可能)全学,觉得哪几个字或哪一个字写得好,就学那一个字,不妨先当场在手心里或衣服上摩写一下,令其默记于心,以便留为己用。觉得不好的也可以引为教训,尽量避免同样的错误。

    三是认真实践。这个实践还不是指投入书法创作,而是指把在读贴和观摩中的心得、体会、印象等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无论写日记,写书信,作笔记,还是写报告,作文稿,都一笔一划,规规矩矩,一丝不苟,在用电脑打字以前,我的文稿页面从来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样做,写的时候兴味盎然,回头再读的时候心态怡然,别人看起来也觉眼前豁亮,心情舒畅,不费周章。自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不过是使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已。

    报载,200999日,中国教育部语言应用司有关负责人披露,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将于2010年出台。目前,对汉字规范书写等级标准的研制已接近尾声,将根据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的规范程度划分级别,书写端正、工整将是最低要求。(2009.9.17《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更不用说书法家了),也应当首先把书写端正、工整作为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先做到这一点,然后再求进步和发展。不过发展也得守规矩,因为你做的是汉字书法家,便不应脱离汉字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甚至写出一些过后连自己都不一定认识的字。所以在书法理论中,我比较欣赏和愿意遵守沈括的说法:“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用法,各自成一家。此语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嫱,容貌虽不同,而皆为丽人;然手须是手,足须是足,此不可移者。作字亦然,虽形气不同,掠须是掠,磔须是磔,千变万化,此不可移也。若掠不成掠,磔不成磔,纵其精神筋骨犹西施毛嫱,而手足乖戾,终不为完人,杨朱、墨翟贤辩过人,而卒不入圣域。尽得师法,律度备全,犹是奴书,然须自此入;过此一路,乃涉妙境;能无迹可窥,然后入神。”

    “入神”,谈何容易,不过悬此一念,以为鹄的而已。

    还是开头那句话,本人只是个书法爱好者,虽然参赛也得过各种吓人的头衔,但总觉得那不过是一种商性操作,当不得真的。不过本人也有一点可以自炫的地方:数年前,偶然用硬笔在宣纸上写寸许之字,利用宣纸的吸水和渲染特性,得到一种近似毛笔的效果。但纸质脆薄,易被戳破,吸水力太强,易被污染,经过长期试验,才逐步摸到一点规律。

    通常的硬笔书法作品,大都写在特制的或较为硬滑的纸张上,一般开幅都比较小,适合于案头欣赏。我这里提供的作品,除手卷外,一般都写在三尺或四尺宣纸上,适合张贴,经过装裱,亦可悬挂,效果虽不如毛笔的润泽丰满,但有时也能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新鲜感。这种形式适合写寸许之字,一张纸上可以容纳几十乃至几百字,适合用来抄写长调诗词、名人语录、古今格言以及散文、小说、戏曲中的精彩段落,因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于作者和读者都别有一番吸引力。我曾用三尺宣抄写了多幅赵朴初先生的宽心谣和药王孙思邈的养生铭,分赠给同学、朋友和社区老年活动站及卫生站,很受欢迎。我用这种形式参加各种带有纪念性质或文化色彩的书画展赛,因为所选内容比较充实切题,所以常受好评。(待稍有时间,我打算将参赛获奖作品整理编辑,提交展厅,就正方家。)从这方面讲,是否可以为扩大硬笔书法的应用范围提供一个试验?

    本人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平时写字用的都是很普通的材料,宣纸大约4毛左右一张(3尺),要选吸水性能好一些的;钢笔是已故老伴十几年前出差从外地带给我的礼品,因为用着顺手,又有一点纪念意义,所以至今还在用它;炭素墨水是在展销会上买的积压品,两块钱一瓶。据说真正的书法家对于笔墨纸砚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一方面代表着对国粹书法和自己创作的尊重,一方面写出来的字效果也确实好。但是我做不到,因为没有那么多钱。不过,我的做法也有一种别样的意义,就是平民化,只要一张桌子,上面铺两张旧报纸,加上一张纸,一支书法笔,一瓶炭素墨水,就可以开始临摹或创作了。写好了,可以自己欣赏,自我陶醉,或者送朋友;写不好,也不必烦恼,权当一次练习就是了。这对于那些像我一样的还没有成为书法家,还不能用作品换钱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尤其重要。老年朋友把这当作一种修身养性的功夫,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人又只是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的专业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虽然因为学殖薄弱,才华欠缺,努力不够,成绩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我衷心地热爱这项工作(当然也因为除此之外我没有别的谋生本领),所以至今还在津津有味的作着我喜欢的题目。参加这个艺术展厅,只是偶然地受了书画交易中心李艳召先生的“忽悠”。我至今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获得我的信息的,先是电话联系,后又登门造访,现在陈列在展厅里的照片都是李先生亲自拍摄并一手布置的。以后,他们的服务也很到位,甚至总部也不时的来电话,督促我更新或补充展出作品。但是因为我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管理的技术,所以至今还保持原样,无精神,无条理,零乱不堪,实在有些愧对参观者。

    不过再说句老实话,当初我同意参加这个展厅,原本不只是为了展示书法作品,而是为了利用展厅中“我的文章”这块地方,登录一些我的发表过的或尚未发表的文章。我知道,我的那些文章不一定有多少学术价值,甚至可能有不少错误和疏漏。但是,一方面,敝帚自珍,乃世人之常情,雪泥鸿爪,亦人生之纪念。另一方面,正如先贤梁启超所说:“著书而成名山之想者,皆我慢耳。学问之道,进化历有止诣,欲以一人之精力智慧完成一种学问,万无是处。然而无论如何矜慎刻苦,其所得者亦必仅一部分而止,而疏漏谬误,仍终不得免。人人各自贡其所得之一部分,以唤起社会研究之兴味,其疏漏误谬自必有人焉补苴而匡正之。”笔者服膺斯言,并非为自己可能出现的疏陋谬误开脱,亦不过效古人献芹献曝之意,聊贡一得而已。如能唤起社会研究之兴味,引起专家读者之补苴匡正,则于愿足矣。

 

 

评论(0) | 阅读(238)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作品1 ()
作品3 ()
作品70-3 ()


我的最新动态

赋許累百篇 吟讽时在口(三)
赋诗累百篇 吟讽时在口(二)
赋诗累百篇 吟讽时在口(一)
梁启超对于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二)
梁启超对于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老实话
名家 连燕堂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连燕堂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连燕堂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